如果沒有海洋,地球氣候會和我們所熟悉的截然不同。因為深色的海面會吸收將近98%的陽光,當海水被加熱後,可以靠蒸發的水氣來散熱,而海面的熱能再傳給大氣,熱能量與潮濕的水氣就是透過這樣的模式不斷被傳遞。本區也介紹一些海洋影響氣候的實例,比如臺灣和撒哈拉沙漠雖然都在北緯23.5度上,氣候卻有乾燥和濕潤的差
聖嬰現象每隔幾年就會發生一次,這種現象會引發氣候的異常變化。本區介紹聖嬰現象形成的原因,以及在一般正常年與聖嬰年當中,氣候會有什麼不同。以秘魯海域為例,在正常年時,海洋的湧升流旺盛、漁業資源豐富、也會生產出大量的有機肥。但是在聖嬰年時,海洋幾乎沒有湧升流、漁業資源也很匱乏、海鳥不再聚集、有機肥消失,
颱風來臨時夾帶狂風暴雨,連大船都會被吹翻,真是讓人聞風喪膽。颱風不是大氣的現象嗎?和海洋有什麼關係呢?其實絕大部分的颱風都在海洋上誕生,所以海洋的狀態一定會影響到颱風的發展。其實海洋扮演著提供颱風能量的角色,當颱風經過暖水團時,提供颱風能量使颱風強度增加,相反的若是經過冷水團,颱風有可能因此減弱。為
在我們的生活裡,無時無刻都處在壓力之中,這裡講的不是心理壓力,而是大氣壓力,不過,我們已經習慣生活在大氣壓力下,所以沒有特別的感覺。不過,在海中就能明顯感受到海水的壓力了。在本展區中,可以觀察大型試管內的保麗龍杯、橡皮球及金屬罐,觀察它們在不同水深下的變化,感受一下海水中的巨大壓力吧。
在本展區中,我們將透過魔幻劇場了解海水溫度的特性。您知道海水為什麼比一般淡水還要不容易結冰嗎?這是因為海水鹽度的關係,海水鹽度大就不容易結冰。不過,有的時候因為海水表層的鹽度比較低,所以會比較容易結冰,一旦海面開始結成一層薄冰,將大海與海風隔絕起來,阻止了海水與空氣中熱能和水汽的交換,就能讓海面下的
我們平常說話時,是以空氣當作媒介來傳遞聲音的,但是在水中呢?在本展區中,將會為您介紹海中聲音的特性與應用,包括聲納、傳聲通道與聲納的應用等相關知識。您可以透過體驗生物在海中聽到的聲音,以及船艦發出聲音的情形,了解到生物在光線無法到達的海底世界能夠分辨聲音,是一件多麼神奇的事!
您可曾想過,海水為什麼是鹹的?海水的鹽分濃度為什麼經過了幾千萬年還是不會變呢?關鍵就在於海水的成分,15億年來,海水的主要成分,例如鈉、鎂、鈣、鉀、氯、硫酸鹽之間的比例幾乎沒有變,所以海水中的離子濃度也不會突然升高或降低,所以就維持了海水成分的穩定狀態。其他關於海水成分的謎團,您也可以在本展區中找到
海水的成分可以和人體成分做比較,這是真的嗎?當然是真的!本展區利用模擬海水與人體的薄型箱子,用各種顏色的乒乓球代表各種成分物質,例如氫、氧、碳、氮、氯、鈉等,請您仔細觀察這些箱子中球的數量和顏色比例,就會發現原來人體和海水主要構成的成分是十分相似的!至於為什麼會這樣呢?答案就在展區中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