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靠著洋流的擴散與輸送,成為眾多生命相遇的地方,這故事,可以遠從史前時代、南島語族的遷徙與擴張談起,直至十六世紀臺灣因為居貿易航線躍上世界舞台後,荷蘭人、西班牙人據臺、到清領時期、日據時期、國民政府時期,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移民渡過臺灣海峽來到臺灣,與之而來的,是不同的物種、風俗、宗教、文化、觀念
海洋,看似阻絕了陸地的連結,卻又創造了溝通聯繫的通路,不斷為生命演化提供新的生存環境與方向。生物學家發現,生物有因環境而改變的本能。因為海洋的隔絕,生物為了適應新的環境,不得不開始接受演化的挑戰,展現獨特的生命力。一起翻閱藏在臺灣裡的展示板,來認識臺灣島上珍貴稀有的臺灣特有生物吧!
海洋不僅是生命之母,更是人類迎向未來挑戰的重要利器。新的海洋科技研究與未來生活息息相關,舉凡重大疾病的醫藥來源、新能源替代方案,甚至國防先進武器,都與海洋深刻連結。而這些與未來生活相關的海洋科技與技術都必須仰賴海洋科學家們去開發與創新,一起來認識臺灣幾位知名的海洋科學家吧!
水下考古透過考古學的概念和方法,結合海洋科技和保存科學等自然科學,藉由沒入水下的船隻、文物和遺跡,研究人類的物質遺留與文明遺存。島國臺灣擁有四面環海的優勢環境,可藉由水下考古,獲得更有價值的海洋歷史文化訊息,發掘先人的海上活動,從海洋角度看臺灣,型塑海洋臺灣的意念,體現臺灣主體價值。
面對海洋,許多人從心出發,透過文字、畫筆、符號展現海洋更豐富、精彩、細膩的意涵。我們不僅感受到海洋傳達的親密關係,也讓我們重新認識海洋,重新認識自己。雖然只是個人的一己之力,卻足以撼動人心,從而改變了對海洋的價值與態度。在這裡,您可以閱讀、欣賞、聆聽許多海洋藝術作品,有新詩、散文、小說等海洋文學,也
口述歷史是一種搜集歷史的途徑,透過訪問曾經身處歷史現場的見証人,蒐集第一手資料,呈現出具有歷史意義的個人觀點口傳記憶,得以補充傳統歷史文獻不足或缺失的段落。在這裡,您可以走進與海女、潛水伕、蚵農、造船師傅、鹽工等海洋工作者的真實採訪中,深入了解並體會海洋職人們的辛勞。
海有各式各樣不同的表情,有溫柔婉約、有清新動人,也有驚濤駭浪與怒髮衝冠的時刻,您看過幾種呢?不妨走進環形劇場,靜下心來,享受被海洋包圍的影音饗宴!